公元前338年,秦惠文王诛杀商鞅,秦惠文王的这个举动,让秦国的旧贵族们乃至其他六国的人都觉得:秦孝公的去世可能就意味着,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面临人亡政息的局面。
尤其是秦国的旧贵族们都以为,自己复位的机会肯定来了,但是实际上并没有,那么这其中到底都有哪些的缘故?
图片:商鞅被诛杀剧照
一、商鞅的成败
在战国时代,秦国的军队被其他六国的人视为一群虎狼,而秦国人也被视为一群热爱战火的战争狂,这一切原因就在于当年的商鞅变法。
1、世卿世禄
儒家的学者们时常会提到这样的典故,来激励底层社会的草根们要拥有逆袭的愿望,比如商朝的伊尹出身于奴隶,但是因为有见识而且读书多,最终成为了商王的宰相。此外还有姜子牙的传说,不得志的读书人姜子牙因为有理想、有追求,最终成为了辅助周朝的贤臣,并且还被周武王册封为诸侯。
其实这些例子都只不过是毒鸡汤而已,因为历史上的伊尹和姜子牙绝对不可能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,原因很简单,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,一直都是尊奉世卿世禄的规矩。
比如商纣王当年因为喜欢身边的奴仆,而册封了这些奴仆,给了他们官职,结果,这些行为也成了罪行之一。武王伐纣提到的商纣王的罪名,就有这一点。
从这点来看,在当时的社会,破坏世卿世禄这个规矩就是绝对的冒天下之大不韪,是不会被允许的,所谓的世卿世禄,可以理解成:爵位、地位、财富世世代代的传承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底层想要逆袭、想要翻身,就只有一种可能:做梦。
图片:商纣王处理政务剧照